写关于旧想法

与Georg Simmel在一起的一年

几年来,我一直试图写一本关于乔治·西梅尔的社会思想的书。 Simmel是一个棘手的思想家,他在主题,样式和学科之间移动,而且他的著作充斥着思想理论和推测。 最初,大约在2014年初,我做了一些背景工作,获得了图书合同,并做了一些写作。 我很快意识到我无法按原计划工作。 我想看一下Simmel的理论在今天与之相关的各种方式,但是它一发不可收拾。 我无法解决如何在单个项目中使Simmel的生动想法包含在内。 写作的部分被搁置了,我从事了一些其他项目一段时间。

2017年11月,我提交了《数据凝视》一书。 这是我的第五本书,也是我的第三本关于数据的书,我意识到我想要改变风景。 现在是时候回到西梅尔了。 从阅读Stuart Elden的著作Foucault的Last Decade中获得的部分启发,我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该计划更易于管理。 起初我以为我会写一本关于西梅尔最后一本书《生命的观点》的书(该书出版于1918年,即西梅尔去世的那一年)。 从那里开始增长了一点。 我开始写那本最后的书,但决定继续前进。 我将重点扩大到他写作的最后四年。 然后包括他关于伦勃朗的惊人著作和一系列论文。 最后,我专注于1914-1918年。 这涵盖了从他移师斯特拉斯堡(他在斯特拉斯堡担任首个永久学术职位)到他的最终著作的时期。 那个时期的许多文本在社会学和社会科学中很少受到关注。 这给了我一个易于管理的重点,也是我有可能做出贡献的领域。

我与Simmel的一系列作品紧密合作。 我使用汤姆·肯普尔(Tom Kemple)的出色书目,通读了可用的论文。 主要重点是他的最后两部主要作品- 伦勃朗 (1916)和生活观 (1918)。 对于这两个关键文本,我用原始德语检查了一些关键短语和概念表述。 Simmel的信件目前仅以德语提供,因此我致力于确定Simmel讨论前两部主要作品的位置,以提供一些额外的背景信息。 我并不是想确切地了解Simmel在他的作品中的意思,而是将重点更多地放在那些作品可能被用来做的事情上。 因此,这本书对西梅尔并不尊敬,它勾勒出了他作品的局限性和缺陷以及潜力。 在我写作时,我委托封面的艺术品,艺术家莱斯利·肖(Lesley Shaw)在下面制作了干点蚀刻。

停下来回顾一下,真是太好了。 在学术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努力跟上技术和媒体的变化。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新的远景,从中可以看到当代问题。 正如我在《 乔治·西梅尔的结论性思想》 (这本书的书名)中所解释的那样,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想法,而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重新应用它们。 但是使用这样的较旧的文本可以打开可能性,提供新的观点,提出问题,甚至引起对我们如何工作或破坏巩固我们思想的巩固学科界限的反思。

正如我在书中所探讨的那样,西梅尔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家,他利用折衷的资源。 他在1916年出版的关于伦勃朗艺术的书尤为著名。 西梅尔一直在寻找灵感,伦勃朗的艺术帮助他发展了自己的生活理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与伦勃朗的这次相遇引发的想法随后在他的最后一本书《生命的观点》中得到了发展 。 我的书的第二部分详细讨论了构成最后一本书的四篇论文,第一部分探讨了导致本书最终完成的文本。 其他仅涵盖短期内容的文本涉及广泛的政治,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问题。 从关于欧洲概念的未来的简短文章到关于文化危机和历史使用概念的文章,西梅尔的思想广泛流传。

我最后写的这本书提出了很多问题。 Simmel的最终作品提出了许多可能性,但并不是真的要确定。 但是,正如我所探索的那样,它们确实提供了一系列角度来分析世界,生命和碎片之间的关系。 Simmel致力于发展社会世界的关系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他渴望避免剖析构成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是试图以他所说的“脉动生命”的节奏来观察许多碎片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今,他关于我们遇到和组装的碎片如何适合我们的世界概念的想法似乎特别相关。

社会学家很少关注Simmel的后期作品。 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它们在形式上已被视为并被界定为更具哲学意义。 但是Simmel确实跨学科工作,对于那些从事跨社会科学工作或有兴趣了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这些后期著作可能是丰富的资源。 Simmel的作品探索了这种“脉动的生活”的活力如何打破界限,同时也暗示着同样的纪律应该发生在学科极限上。 阅读并与Simmel的后来作品一起工作迫使我们思考惯例和界限。 Simmel不一定提供简单的答案,但是他的作品充斥着各种想法,这些想法要求读者提出疑问并考虑我们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界限和边界的理解方式。 他的方法不仅要求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还意味着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需要保持开放,无限和富有想象力。 Simmel一直在努力解决的许多问题-个人如何看待生活和世界,文化危机,知识的地位变化等-如今与一个世纪前一样重要。